2019,有人歡喜,有人憂,看準市場是關鍵
2019/10/31 4084次 ,來源:天朗房網
行業對于本輪宏觀調控,2018年如果更多的是觀察、揣測和不確定的疑問句,那么,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將這些問號,改成了確定的句號。
從限購、限價、限貸、限商、限融資……到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政策對房地產的“扣”一緊再緊,并且再次按下確認鍵。
第二季度到10月以來,北京市場上,行業更多的聲音是市場難做,業績難升,甚至有人嚷出“要轉行養豬”。但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回顧北京整體市場1-10份的表現,一些扎眼的指標,如給我們當頭一棒:大盤指標在躥高啊!
2019年1~10月:
北京商品住宅新房成交規模達2600億元,比2018年全年還多出35%;北京土地市場成交規模約1300億元,與2018年同期增加約300億元;北京成交商品住宅4.76萬套,成交量遠遠高于2017年、2018年單年全年成交量,直追上一周期性年度高峰值,2016年成交規模5.38萬套。統計顯示,北京新房商品房市場和土地市場成交規模,迎來2016年調控后的新峰值。
北京商品住宅歷年成交規模走勢:
北京商品住宅年度供銷走勢:
統計截止到2019年10月30日
各項指標說明,在宏觀政策嚴控不變的背景下,北京住宅市場并沒有在低位運行,反而迎來一個新峰值。究其原因之一,是調控起到了作用,釋放了一部分市場需求。同時表明,北京房地產市場購房需求基數仍然較為龐大。
如果說上一波行情是市場供不應求所致,而這一次,可以說是結構匹配對位,釋放了對應需求形成。
成交結構上,限競房、純商品房和共有產權房已經均分天下,分別占比為36%(約1.7萬套)、27%(約1.3萬套)和37%(約1.7萬套)。
“夾心層”購房需求已經接受共有產權房 個別區域還待成長
共有產權房的誕生,在消除投機投資需求的同時,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保障房和商品房的二元分立的情況,對夾心層無房戶購房需求起到了補充和釋放的作用。
而對于真正有資格購買共有產權房的家庭而言,房子的居住屬性,必然成為他們第一考慮因素,所以大部分人也改變了對共有產權房“產權不完整”的偏見。
2019年1~10月共有產權房供應約9千套,成交約1.7萬套;共有產權房自2017年9月推出以來,總計供應3.5萬套,兩年來成交2.5萬套,存量約1萬套。
從存量看,大興、房山、通州、昌平和延慶五個區域存量較高,均在700套以上,分別有其個案原因導致。
北京共有產權房存量區域特征圖:
大興區、房山區存量項目屬于位置偏遠,項目價格與周邊次新房價格相差不多。
如大興區域,主要存量集中在四季盛景園和亦城亦景家園兩個項目,前者是售價與周邊純商品房價格相差不多,均在2.9萬元/㎡上下,沒有優勢體現;后者是今年9月份新取證項目,還未開始申購。
通州區存量主要為恒泰家園共有產權房新取證項目,還未申購結束。而昌平區、延慶區不僅位置偏遠,且本身區域無房戶購買基數也較少,上市供應已經消化很多一部分。
限競房低迷態勢難改 處境依舊尷尬
2018年2季度供應限競房以來,市場接受程度一直處于低位。
截止10月底,市場上市存量約2.8萬套,按照今年前10月月均去化1700套計算,至少需要16個月才能去化完成。而從區域存量看,大部分區域存量去化周期在一年以上。
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各區域限競房存量去化情況:
統計時間截止到2019年10月30日
影響限競房銷售的因素較多,比如項目所在區域供應量大、區域次新房產品優勢更強、區域二手房性價比更高等等,但是也不乏有上榜項目。
2019年1-10月北京限競房成交排行榜
對此,我們簡要分析一些熱銷的原因:
價格與區位有明顯優勢項目相對熱銷比如橡樹瀾灣、國風長安項目,位處西四環到西五環的豐臺小瓦窯,實際上緊鄰石景山區域,醫院、交通、學校配套資源均比較成熟,而均價5.4萬元,對于小區域而言,可開發土地較少,四年僅出了3宗地。所以說該區域“新房”相對而言成為稀缺類型,更何況是限競房。

品牌和潛力區域、低總價項目相對去化快
比如大興魏善莊區域的中海云熙和金茂悅項目,位置相對北京城里較遠,但是受機場開通利好影響,且總價控制在250~350萬間,對于生活在城南區域的人而言,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城內考慮第二居所的人也會考慮。
值得一提的是,在70/90同質化的情況下,中海云熙的戶型也成為熱銷原因之一。
中海云熙(2019年1月開盤)
中海云熙去化速度
中海云熙89㎡三居戶型
大興金茂悅(2019年6月開盤)
目前來看,限競房的銷售疲勢或將持續。
價格限制,對消費者而言是利好因素,但是限競房自帶“五年內不得出售、70/90限制”的基因,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定困擾。并且,筆者看北京市場上,面積改善型需求是商品房消費主流。
另一方面,在供大于求的市場,消費者選擇余地比較多。一些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產品搶眼的項目也脫穎而出,受到追捧。
值得我們警醒的是,在后續拿地中,要著重評估宗地區域價值。畢竟北京房地產市場,不再是荒蠻掠金的時代,供應爆發,消費者理性,價格限定……種種因素都偏向于買方市場。
純商品住宅價格繼續走高 大戶型和別墅產品繼續領銜上漲
在三種類型房子同世競爭時,純商品住宅在不受價格限制下,雖然受到限競房和共有產權房的擠壓,但成交均價依然處于穩步上漲的態勢。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純商品房供應的多為90㎡以上的大戶型產品,也就是說大戶型產品在悄然漲價。
純商品房均價穩步上漲,達到5.9萬元/㎡;共有產權房價格明顯上調,達到2.7萬元/㎡;限競房保持在4.9萬元上下。
北京各類商品住宅均價走勢:
純商品住宅普宅與別墅價格漲幅:
北京純商品住宅各面積段均價走勢:
2018年和2019年1~10月純商品住宅供應結構:90㎡以上戶型,占比均在75%左右。
值得一提,別墅產品供應上,220~250㎡和250~280㎡戶型保持平穩供應趨勢;而280㎡以上大戶型別墅、220㎡以下的經濟型別墅產品供應量均呈現出陡減態勢。
北京純商品住宅別墅供應面積結構變化:
土地市場空前平靜 流拍地未現、企業競價不再“過線”……
優質地塊依舊受熱捧
例如朝陽區孫河、通州區新城、亦莊經濟開發區等熱點區域的地塊,都受到房企的重點關注,參與競買企業數量均在10家以上,現場競價次數在35次左右。與2018年土地市場相比,房企積極性明顯提高。
2019年1-10月北京土地市場最受關注地塊:參與競買企業在10-17家
2018年北京土地市場最受關注地塊:參與競買企業普遍在7-9家
共有產權房、限競房和不限價三類地塊 均衡供應經過2018年限競房的大量供應后,今年明顯的特征是,不限價商品住宅地塊開始陸續上量供應,開始出現共有產權房地塊、限競房地塊和不限價地塊三類同時供應的格局。
多渠道供地 集體用地直接上市 明年或成趨勢今年,集體建設用地開始在北京試點,直接上市供應,集體建設用地建共有產權房的舉措也引起業界關注,“可以銷售”、“共有產權房”是其中最大亮點。
從成交地塊看,雖然沒有引起爭搶,但明顯已經為多渠道供應土地打出樣本,明年這部分土地的供應或將成為趨勢之一。
2019年1-10月成交的集體建設用地信息:
防地塊流拍 競價前下架如果說土地流拍現象能說明市場冷淡,那么今年這一現象被徹底扼殺在了搖籃里。
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鄉孫家坡村1306-638地塊,在競價截止日期前夜被因故撤銷。從地塊看,明顯是公建規模過大,并且是共有產權房地塊,在現行環境下,運作難度實在較大,所以報名開始宗地便少有關注。
大部分離京房企回歸京城或成趨勢今年的土地市場,最近兩年少有亮相的企業,又重回市場。這一層面也反映,北京房地產市場是房企難以割舍的價值型市場。
2019年1-10月北京土地市場參與競買宗地數企業排名:
成交的住宅用地 均無競價過“限” 最高溢價率40%今年土地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所有成交住宅用地在競價過程中,均沒有達到價格上限,更沒有達到競自持階段。這也表明,房企在京拿地心態已經更加成熟,對目前市場環境有更清晰的認知。2019年1-10月北京成交土地溢價率排名前十:
……
誰在拉動大盤?哪些品類在拉動大盤?市場需求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自家貨沒有亮顯在紅榜上?……一系列問題,都會在心中涌現。
其實,解答起來也并非難事,要從更多的層面、更多的視角去剖析市場,并且要時刻關注市場的細微變化,才會在得到答案。同時,為將來的排兵布陣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