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弊》亢统青l建設部公布的一項新規征求意見稿顯示,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
2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范>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在這38項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中,有一份全文3.1萬字的《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二部分2.4.6條指出,“住宅建筑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span>
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
《住宅項目規范》指出,這一規范是為貫徹執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保障住宅項目安全、適用、宜居、綠色和耐久,規范住宅項目規模、布局、功能、性能及技術措施而制定。住宅項目建設、使用和維護必須遵守本規范。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出臺這一規定主要是因為:本條是居民關注的焦點問題,關系到每個住宅用戶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國住宅建筑主要以建筑面積進行交易,這樣會出現同一項目的建筑面積相同而套內使用面積不同的問題,以此加劇“公攤面積傷民”的矛盾。
住建部此次組織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了《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范》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工程規范住宅項目規范,在征求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意見的同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9年3月15日。
文內對公攤面積和建筑面積進行了詳細解釋:
建筑面積,包括房屋的使用面積(或稱可用面積)、墻體和柱體的占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以及其他公攤面積。
“公攤”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
第二部分包括:樓宇(套)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部分業內專家認為,公攤面積是房地產市場“最不透明的一項指標”,由此導致的房屋買賣糾紛及服務收費爭議由來已久。他們建議,從制度上堵住現行法規漏洞,考慮適時引入國際通行的以套內面積為單位的房屋計價體系。
除了按套內計算面積之外,《住宅項目規范》還對未來的住宅電梯安裝提出明確規定,《住宅項目規范》提出,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
新建住宅要全裝修交付。
《住宅項目規范》提出,城鎮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即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成,給水排水、供暖、通風和空調、燃氣、照明供電等系統基本安裝到位,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畢,達到基本使用標準。
同時,住宅交付時應當具備接通水、電、燃氣、暖氣等條件,配套設施具備交付使用條件,安全防護設施驗收合格。
同時,《住宅項目規范》對房屋驗收交付給出了詳細的標準。如對放水工程要求,防水墻、地面無滲漏、無積水;抹灰頂面的要求則是,粘結牢固,無空鼓,表面平整、潔凈,無裂縫,無爆灰等等。
文件真要落實的話,將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成本核算,迫使商品定價方法重新制定,進一步考量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成本管理能力,因為新規則將又一次壓縮房地產新房開發的利潤空間。